5 月 17 日,天齊鋰業股東大會投票通過 41 億美元購買智利鋰生產巨頭 SQM 24% 股權的議案。資金由天齊鋰業自籌解決。目前仍有待包括中國發改委、商務部、外管局及反壟斷機構通過相關備案或審查手續。
天齊鋰業是家總部位于四川省的鋰電池生產企業,同時也是全球鋰電新能源材料重要供應商,鋰鹽產品的國內市占率約 26%、全球市占率約 14%。其 2017 年總收入 54 億元,凈利潤 21 億元。
被收購的 SQM 則是全球第二大鋰生產商。據路透社整理,近兩年 SQM 鋰產品的毛利貢獻占比達一半以上,去年公司實現凈利 28.8 億元。它們在智利 Salar de Atacama 擁有的一處鹽湖資產是全球范圍內含鋰濃度最高、儲量最大、開采條件最成熟的鋰鹽湖。
該交易是近年來鋰電池行業內少有的高價收購,凸顯出在電動汽車使用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行業內的大公司試圖通過收購或者并購現有優質資產,應對今后幾年可能出現的鋰電池材料供應短缺的情況。
彭博新能源經濟(BNEF)在去年 7 月的一份電動車市場占有率預測報告中提出,由于電動車產銷量大增,預計到 2030 年,全球鋰材料年消耗量將是 2015 年的 100 倍。
鋰電池核心材料供應短缺的擔憂也直接傳導到車企。特斯拉于澳大利亞鋰電公司 Kidman Resources 達成了為期三年的電極材料供應協議 。此前特斯拉也傳出和 SQM 展開鋰電原材料供應的談判。
從參加今年 1 月的全球電子消費展開始,豐田汽車在多個場合提出要跟隨全球汽車電氣化趨勢,并旨在于 2025 年,在其豐田及雷克薩斯品牌全系提供電動車型號。目前,豐田正考慮出資 2.25 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鋰礦商 Orocobre 大約 15% 股權。
金屬材料投資顧問公司 House Mountain Partners 的創始人 Chris Berry 預計,目前全球有大約 100 多個小型鋰礦開采商和大約 25 家鈷礦企業,其中不少已經像 SQM 這樣,跟行業內的巨頭達成合作或者收購交易。“看起來我們正處于這一浪潮之中,你需要大量的投資才能滿足鋰電需求。”Chris Berry 說。
《華爾街日報》制作的鋰價指數已經從 2016 年年初的 136 漲至 2018 年 4 月的 288,增幅高達 111%。志在轉型成為投資控股集團的軟銀今年 4 月花費 1 億美元戰略投資加拿大鋰礦公司 Nemaska,獲得約 10% 股權。Nemaska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開發 Whabouchi 礦場,那里有全球最富庶的鋰輝石礦材。
與此同時,作為鋰電池另一重要原料的鈷,如今供需也日趨緊張。
目前主流的電動汽車電池類型多為三元鋰電池,主要因其能量的高密度性而獲勝。這種電池的正極材料含有大量不可再生的鈷元素。 華爾街券商預測,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車三元鋰電池對于鈷需求將達到 3.56 萬噸。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手機中的鋰離子電池和日益增長的電動汽車產品占鈷需求量約 49%。彭博社今年 2 月報道稱,蘋果當時首次直接出面和剛果的礦場公司聯系,尋求達成一項長達 5 年包含每年數千噸鈷原料的供應協議。
再早些的去年 12 月,全球最大礦物交易商 Glencore 的 CEO 格拉森博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特斯拉、大眾、蘋果等公司都在尋求鈷礦的長期供應。誰愿意購買鈷,我們就坐下來先談談。”
跟鋰礦價格走勢相近,鈷的單價在過去 18 個月內翻倍、最貴到過 8 萬美元/噸。
但上下游廠商急于鎖定未來某種趨勢也使得行業內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聚集泡沫。由于擔心供應過剩,上述原材料的漲勢已經在近期冷卻。一些投資者還認為,制造商將用不同類型的電池替代現昂貴的鋰和鈷,通過改變配方,它們可能擴大鎳等便宜金屬的比例。
在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報告中,鋰電池供小于求的局面可能會在今年被打破,并轉而變成供大于求。
題圖/Giphy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